孫曉龍,瘦而中等身材,寸頭瓜子臉,總是滿臉笑,淳樸的穿著,在眾人的視覺里,他就是一個聰明精干、辦事利索的小伙子,憑著對企業的忠誠,對事業的熱愛,他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在專業上刻苦鉆研,在學習上努力提升,逐步成長為重型機械分公司結構廠一名為數不多的質檢員,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現出了一個新時代年輕人的風采。
一、勤奮好學,初學有成
2017年11月,孫曉龍來到重機分公司,被分到結構廠實習。對于本職工作,他感到很幸運。一是他畢業于蘭州石化技術學院焊接自動化專業,所學的專業與工作基本對口;二是帶他的師父有著幾十年現場工作經驗,這對他工作能力的快速提高肯定是不用質疑的。但想的與實際之間畢竟有著一定距離,從事鋼結構制作的質檢員工作,不但要懂得焊接方面的知識,還要認識圖紙,熟悉施工質量標準、各種儀器儀表的使用,熟悉現場作業流程及作業工藝,熟知現場安全隱患,標準化作業等等。由于他之前對鋼構制作方面的圖紙接觸不多,自己檢查就無從下手,怎么辦?只有想辦法多學習,一方面他在網上和書店找學習資料,有空就學習,另一方面每天拿著構件圖紙在作業現場跟實物,一一對照邊認識邊學習,不懂得地方向師父請教,并自己進行揣摩,做好筆記,跟現場工人師傅了解圖紙構件上每一個尺寸和制作工藝流程,下班后在宿舍里再自學CAD 看圖、制圖。有了現場實物對照和師傅的指導,他的識圖能力有了顯著提高。有一次,在巡查過程中,他看到一名工人正在下料,已經劃好線準備下時,他走過去對照圖紙發現其中有二個尺寸之間存在偏差,于是仔細核對一些圖紙并及時與那位工人師傅進行溝通,矯正了尺寸錯誤,避免了一次質量事故,受到了師傅的表揚。
二、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孫曉龍剛到重機分公司時,正逢印尼B&V煙風道項目如火如荼的施工。印尼煙風道項目特點是板片薄、筋板大,焊接變形大不易控制。對于孫曉龍來說,從來沒有接觸過,也正是他業務提高學習的好時機。特別是型鋼下料對孫曉龍來說還是個新課題,他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每當型鋼下料時,他就拿著圖紙在現場對照學習,聽取師傅講解,自己再仔細揣摩。另外,印尼煙風道項目不規則薄板也較多,在拼接裝型鋼時特別容易弄反板子的方向,所以現場跟蹤檢查必不可少。為了照顧師傅年齡偏大,一些空間不便進入、上下攀爬困難,孫曉龍就在師傅的指導下上上下下數百次,量尺寸、看外觀質量,雖然累但學到了不少知識和經驗。
三、認真負責,敬業職守
孫曉龍來到重機分公司結構廠一年多來,已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質檢員,他的工作經驗得到很大提升。如今,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但認真學習分析公司下發的質量管理文件及工程技術制作圖,還監督并指導工人們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作業以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指標。有時,孫曉龍在車間內巡檢并解決工人作業中出現的技術難題。
有一次,在工人加工一個上小下大的錐形構件時,他發現該構件的上下兩圓的直徑以及該構件的斜長全部是正確的,但是構件的整體高度與理論值不符。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上下兩圓的直徑以及斜長都是正確的話,構件的高度是不可能出現誤差的,當時工人們一時無法尋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以致于后續的工作進度無法向前推進。如果重新制作該構件又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并影響最終的交貨時間,孫曉龍憑借著一年多來學到的工作經驗和與師傅進行溝通,并查閱有關資料,提出一個合理辦法,通過和作業區認真交流后,作業區覺得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當即安排工人按照此方法進行實施,在經過一系列的整改后,確保了兩個構件組裝在一起的整體高度,從而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完美地解決了該問題。他熱愛本職工作,充分履行工作職責,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也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孫曉龍從一個剛進廠門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質檢員,這其中有他的努力外,與幫助指導過他的領導和師傅是分不開的,正如 “遇到困惑是領導的一個點悟,遇到難題是師傅的一個指點,遇到不足是企業的一次次培訓”,使他一步一步成長起來。他懷著感恩而工作,收獲著希望的果實,正如他在微信里所說:日子就該屁顛屁顛的過,好一個樂觀向上的年輕人。
(重機分公司 晁川園)